胡濙便命人取来三副笔墨纸砚,命仆人尽数退出,亲自掩好门窗,这才往案前坐下,提笔写道:“纸笔交谈。” 杨埙很是意外,问道:“这是为什么?事无不可对人言,况且这里只有你我他三个人。” 胡濙不答,只写道:“因我承诺于人,决计不可对旁人说起。”还特意将“说”字圈住,以示强调。 杨埙、朱骥这才明白究竟,遂以笔墨与胡濙交谈。每写满一张纸,便随手丢到一旁火盆中烧掉。 原来当日胡濙的确被人绑票,他离开小吃铺时遭人挟持,带上了一辆马车。对方一开始便用黑布蒙住胡濙的双眼,并告诉这是为了胡氏好,自己毫无恶意,只想问几个问题,只要胡濙老实回答,并且保证不对人说起,问完便会放他回家。 胡濙只是礼部尚书,地位虽尊,礼部却不是兵部、吏部那等要害部门,不过是个虚架子罢了。他听到对方语气和善,但却刚毅有力,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便猜及极可能涉及建文帝,因为那是他一生中唯一涉及天机的事件。 但胡濙只猜对了一半,对方询问的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而是凝命宝的下落,也就是当年建文帝通行天下的十六字玉玺。 写到这里,胡濙提着笔的手颤抖不止,不知是激动,还是害怕。 朱骥与杨埙交换了一下眼色,便将于康捡到的那张皱纸取了出来,展平后摆在案上,问道:“胡尚书见多识广,请问凝命宝可是这样子?” 胡濙手中的毫笔登时掉落。他侧过身子,双手撑住皱纸四角,凝视了许久,才喃喃道:“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我已经许多年没见过这方玺印了。” 杨埙道:“这么看来,这当真就是当年建文皇帝的玉玺印章?” 胡濙点头道:“只不过墨色是黑的。”又问道:“你们从哪里得到的这个?” 杨埙道:“大街上捡来的。”见胡濙面露诧色,忙道,“真的是捡来的。”大致说了经过。 胡濙道:“看来他已经得到了真的凝命宝了。”朱骥问道:“‘他’是绑架胡尚书的人吗?” 胡濙点点头,又提笔续写起来。 那绑架者问及凝命宝后,胡濙忙实话告道:“我知道凝命宝是建文帝所用宝玺,可实不知它在哪里。” 绑架者道:“当年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失踪,成祖皇帝知其未死,不遗余力派出大队人马寻找其下落,你胡濙负责国内,大宦官郑和负责海外。搜寻持续了十数年,忽然在你某夜觐见皇帝后停止。据说是你成功带回了凝命宝。建文帝即使人还活着,手中既无玉玺,再也不能发布诏书,与成祖皇帝相抗,威胁不再,所以成祖皇帝才停止了搜查,是也不是?” 胡濙道:“听阁下语气,似乎不是普通人,我可以实话相告,但你也要答应我,此事只限你我之间,你绝对不能告诉旁人。”等对方应允后,这才告道:“当年我确实找到了建文帝,他已出家为僧,再无争位之心。我因他是旧主,一时不忍抓捕,便说只要他交出凝命宝让我回京复命,我便可以放他走。建文帝说凝命宝早与太子朱文奎一道掉到了大江中,又让我直接抓他回朝交差,不必手下留情。我终究未能下手。后来我赶去宣府参见成祖文皇帝,如实禀报了经过。文皇帝并未追究我私放建文帝之罪,只问我是否能肯定凝命宝与朱文奎均不在世上了。我亲眼看到了建文帝哀戚难过的表情,当然能够肯定。文皇帝遂长舒一口气,下令不必再追踪建文帝踪迹。” 说完经过,胡濙又道:“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文皇帝知,及我知。而今阁下是第三个知道的人。我将如此重大之机密和盘托出,足见没有撒谎。凝命宝早已不在世上,阁下也不必费心寻找了。” 绑架者沉默了许久,又问道:“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文皇帝知,你胡尚书知,及我知,但我和文皇帝都是从你胡尚书口中听说,真正知道真相的只有天地和胡尚书你。我又如何能肯定你说的是真话?” 胡濙道:“相不相信全在阁下一念之间。我已经七十多岁,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早已活得够了,就算今日死在阁下手里,也没什么可惜。只是当年我所做之事,不能尽对人言,心中不免引以为憾。今日既有此机缘,虽则我是被迫开口,但总算有人知道我并未辜负旧主之恩。” 胡濙是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按照惯例称“天子门生[13]”,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门生,后来投靠了明成祖朱棣。虽则他不是唯一投降的建文旧臣,却是唯一一个受命追踪旧主下落的大臣,不免沦为世人眼中的“卖主求荣”“忘恩负义”之辈。他在民间行走的十余年间,旁人得知他身份后,没少对着他的脊梁骨指指点点。而今忽然对一个陌生人说出了真相,且不知对方姓甚名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