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顺如此说,贾环出奇的没有一点恼意,反而满满的同情怜悯。 他看着杨顺那张如老农一般的脸,最后一点耐心道:“杨大人,商道大兴,尤其是,与外邦的商道大兴,利国利民。 这是已经证实了的。 商道只要继续兴盛下去,商税日多,农税就可少收些。 历代皇朝更替,归结到最后,都是因为农民太苦,民不聊生,易子相食,不得不被野心家聚集一起,揭竿而起,只是讨个活路。 三年前,若不是朝廷从暹罗安南等国买粮回来赈济,你以为天下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以,这是滚滚大势! 你挡不住的……” “妄言!” 杨顺眼神激荡,却犹自不肯推却半步,声如钢铁般吐出两个字。 圣道,是他们的信仰。 从稚童开蒙之日起,他们所受到的教诲,便是圣道兴,则天下盛。 孔孟圣道,为世间唯一正道。 其余之道,皆为歪理邪说。 越是有利吸引人,日后越是害人害国。 杨顺对此,坚信不已。 贾环如今的种种所为,他的银行诸事,看似于国朝百姓有利,可说到底,也是歪理邪道。 不过,又一少正卯尔! 少正卯当日之学说,不就亦是如此引人耳目,动人心弦? 念及此,杨顺眼中陡然爆射出一股浓烈的杀意。 所以,孔夫子诛了少正卯!!! 贾环看到杨顺眼中的杀意,瞳孔微微收缩。 不过,他却并没有反应。 该说的,能说的,该做的,能做的,他都说完做罢。 剩下来的话和事,他若再说再做,反而真成了别人的枪…… 如今,对于这种尺度,贾环愈发拿捏的清晰。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三年前在隆正帝郊迎祭天大典上,他若有这个认知,日后许多事,便不会再发生。 可是,谁又能长个前后眼呢…… 与杨顺微微颔首后,贾环退回原位。 这种做法,再次大大出乎了满朝文武的预料。 也出乎了隆正帝、赢祥的预料…… 隆正帝细眉微微一挑,看向贾环。 贾环笑道:“陛下,臣讲道理,可别人不讲道理。 您又不准臣动手,索***由圣裁吧。” 隆正帝闻言,脸登时黑了下来。 贾环这番话,倒是把他给怼到了前面。 狠狠瞪了贾环一眼后,隆正帝哼了声。 不过,他并不觉得棘手。 他若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也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兴许,也驾驭不住贾环这样越来越滑头的臣子…… 隆正帝又瞪了贾环一眼后,沉声道:“正如贾环所言,连朕的内务府行商都要缴税,武勋亲贵们亦要缴税,天下何人还可不交税? 此税,非用于朕身上,也不是用在哪个人身上。 是用于国朝万民。 国税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为皇皇正道。 商税法既立,可针对内务府和勋贵,也可针对文臣商贾。 收百姓的税不叫与民争利,收商贾的税就成了与民争利了? 谁是民啊? 杨卿说,那周雨时每年襄助百余学子进学,所以可以不缴税。 那么朝廷每月发放给数十万秀才的廪米银子,难道就不算襄助了? 这些银米,皆出自国税。 所以,这件事不要再议了,既然当初已经立法,就按商税法来办就是。 只要朝廷不缺银,就可大幅改善民生,减免农人税赋。 朝廷的大多问题,只要不缺银,就不算问题!” “陛下!!” 杨顺大惊,厉声道:“商法一兴,地方督抚必会大肆兴商,以税负之重为政绩! 到时民心贪利,官心不稳,商贾之势大盛,皇统危矣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