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还是要族里人出力才行。 李家族人一起吃过早饭后,就要准备去接亲了。 预定好的吹鼓手、轿子和骡子都准时上门了,吹鼓手、四个轿夫和牵骡子的人都穿着一样的衣服,这是行规。肖氏让刘婆子打发他们一些喜钱,再让李承业去看看李承祖收拾妥当了没有。 成亲前两天,新娘小郑氏娘家就把嫁妆抬过来了,满满二十抬嫁妆,把个东厢房南屋塞的满满当当。 李姝仔细看了看,有一张床,两个大木箱,两个小木箱,一条塌,两张桌子,大桌子配8把椅子,小桌子配四把椅子。两个五斗柜,一张梳妆台,配一个梳妆盒和一张梳妆椅,梳妆盒里有金银首饰若干。还有洗脸架两个,马桶一对,大大小小的盆子6个,其中还有个铜盆,一套杯碗碟盘。最让她惊奇的是,居然还有两把扫帚和两个撮箕。 另有8床被子,四铺四盖,床单、枕头、帐子都有好几套,还有新衣服十几套。 李承祖还没去接亲,李家就把新娘的嫁妆都敞开了给亲朋们看,众人均是一顿夸赞。 为使接亲显得有派头,李泗诚专门从族里挑了5个平头正脸的小伙子,再加上李承业、杨镇、赵世简,凑足了8个,由李穆平领着,一起往郑氏娘家出发。 到了郑家,小郑氏早已梳好了妆,静静坐在床上。小郑氏年芳十五,稚气未脱,穿着大红喜服,红着脸一言不发。族里相好的姐妹们都在一边陪着她,连郑氏的亲娘都来了。 姐妹们见她有些紧张,都安慰她:“英娘,你可真有福气,嫁到六姑妈家去,听说承祖表哥的叔父才升了官,家里都请了帮佣了。六姑妈和气,你嫁过去了,多的是好日子等着你呢。” 小郑氏闺名英娘,这亲事,是郑氏亲娘做的媒。英娘是家中长女,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英年在家里,带弟弟妹妹、做家务、伺候年迈的祖父母,样样都行,是她亲娘胡氏的好帮手。郑氏就是看重她自幼贤惠能干,且性格柔顺,又不木讷,才挑中了做自己儿媳妇。 李家人吹吹打打来了,到了门口被拦下了,郑家三兄弟一起拦在门里头。 郑家老大问:“大郎,听说你也读了几天书,不如做两首催妆诗给我们听听。” 李承祖立刻头大,他读书就是纯粹认了两个字,哪里会做什么诗。好在他带了几个好帮手,李承业立即在他耳边一句一句告诉他,李承祖听到后,反复背诵两边,再大声念出来。 郑家人知道李承祖早就不读书了,做催妆诗这个事儿,原也不是规定一定要自己做,只要他做了,也没人问是不是自己写的。 做过两首诗,郑家老二又问“大郎,听说你还帮着你叔父过日子呢,这眼见成家立业了,媳妇和娃儿,总得自己养活吧。” 这话问的有些刁钻,牵扯到李家家务事。英娘家里人也是急,眼见李承业一天天大了,他爹李穆方的差事被他叔父接了,他也没个正经差事,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叔父过日子。 李承祖顿时卡壳,不知道怎么回答。杨镇在一边帮忙解围:“郑家诸位哥哥们放心,我岳父最是仁义,岂会让侄儿没有着落。” 郑家人也不想在大喜的日子里闹的难堪,知道杨镇是李家女婿,这话说的必定也是李家意思。 郑三郎年纪小,在门缝里问:“大姐夫,你想娶我大姐,要先过我这一关。” 众人哄笑,李承祖摸出一堆红包从门缝里递给正三郎,问他:“三郎,这样行不行?” 郑三郎接过红包,又道:“没新意。” 同来李家儿郎里,有人调笑:“郑家三郎快开门吧,等你娶婆娘的时候,还要你姐夫给你帮忙呢!” 郑三郎红着脸,“我才不娶婆娘呢!” 众人又哄笑,郑大郎见拦了一阵子,怕误了吉时,示意旁边的族人开了门。 待到了英娘闺房门口,一众姐们们又拦了门。 李家儿郎们嘻嘻哈哈凑到门前,各种阳腔怪调的叫门。 正经一些的喊:“嫂子,李家大哥来接你啰。” 有那不正经的,仗着今儿大喜的日子,调笑道:“众位姐妹,可有人家了?” ...... 李承业先让李承祖又背了两首催妆诗,屋里的女娘们听的面红耳赤。他掏出一堆红包,从门缝里塞进去,央求道:“请众位姐妹们放行。” 屋里小女娘们收了红包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