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开封城中的大佬普遍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才会出现浓浓的昭和风,不管做什么先干了再考虑后果。 在面对后果时朝廷上下又会出现各种推诿、焦虑、干瞪眼无可奈何等等。 这听起来非常搞笑,但真真实实地真实上演。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投机者,王贵妃并没有什么才能,但他筹谋许久,感觉自己已经控制了大局。 于是,她开始动手了。 泰山封禅第二日,王贵妃指使之前投靠自己的亲信宦官打开宫门,以赵楷精心培植的皇城司控制皇宫。 她认定泰山上赵楷一定能左右局面,故此下手毫无顾忌,顷刻间就占据了皇城内宫,逼迫郑皇后称城中有人造反,令开封府尹王革关闭城门,强令禁军服从两广大元帅府的调遣。 王革是朱勔一党,曾经任大名府知府,以下手狠辣且胆小著称。 当时大名府中不管大小犯罪一律斩杀,一旦有盗匪前来,不管是大盗小贼都赶紧关闭城门死守,任由盗匪抢掠城外百姓。 赵枢北上的时候直接让他滚蛋,而王黼之前为了发动叛乱,趁着赵枢不在提拔他为开封府知府,这次又趁着封禅提拔他为东京留守。 王革投桃报李,坚定站在王黼一边,拿出自己的老套路关闭城门,命令禁军听候命令,整齐戒备。 开封的禁军精华大多数跟随赵佶去封禅,没有接到命令的也大多去看热闹。 听说发生叛乱,高平陵、玄武门等词飞快地闪过他们的眼前。 皇后和贵妃叛变听起来有点玄幻,可如果跟着皇帝去封禅的皇子也叛乱就另当别论。 谁是司马懿,谁是曹爽,谁是成功者谁是失败者,都要等待历史的行程。 而在历史的大潮中,就算是位居庙堂的显贵也只能随波逐流,王贵妃的快攻得手,很快占据了大半的开封。 当然,也有不少人冥顽不灵。 捧日军一小撮人以官家未归,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坚决拒绝, 王贵妃立刻命令宦官康履率众围攻这些禁军,自己则抓紧处理其他的宫中大事。 计划还算顺利。 动手之前她已经感觉到了一丝紧张,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这都不能控制局面,她确实也毫无办法。 抓紧控制开封,等三郎在泰山控制局面之后,还得抓紧用府库的钱财招募义军,在黄河布置防线提防赵枢。 王贵妃的算盘打的很好,她甚至已经向四处散布诏令,称燕山防线已经失守,金国已经南下,现在皇帝封禅未归,皇后理当控制禁军,抵抗强敌入侵。 四方搞得非常火热,可皇城司四下搜捕,并没有找到赵枢的家人,这让王贵妃心中更是惶恐。 赵枢如果早就有了准备,之后的事情就非常麻烦了。 也不知道他盛怒之下会不会直接南下进攻。 如果一直许他燕王,在给他岁赐,他会不会一直甘心待在北疆,如果这样倒是也不错。 王贵妃已经确认赵枢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自己的亲儿子被此人替换,十有八九已经遭到了毒手,身为人母,王贵妃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更是绝不可能让他攀上帝王的位置。 她本想向天下人昭告赵枢是人冒充之事,可又怕因此跟赵枢彻底撕破脸皮,因此一直隐忍不发。 现在,离控制开封还有一步,就看天命在不在自己的一边了。 到傍晚时,禁军虽然仍没有找到赵枢的家人,但已经成功控制了全城,将那些不肯投降的捧日军尽数斩杀。 现在开封已经落在了王贵妃的手中,高大的城墙和厚重的宫门给了她不少安全感。 不过也是到了这一刻,王贵妃才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她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王贵妃一介女流,这次能发动宫变全靠宫中的宦官和王黼的嫡系以及赵桓、赵楷两人暗中积攒的力量。 这些人谁都没有宫变的经验,在合力拿下开封之后一时竟然不知所措。 按照计划,赵楷应该在两天之内就能回到开封,可这两天时间该做些什么? 就这么等着,等消息? 还是再怎么布置? 这兵变虽然控制了开封,但城中的一群文官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之后纷纷上表反击。 不管他们平时怎么斗,有人宫变就过分了。 众人扯开嗓子,纷纷要求那些参与宫变的禁军滚蛋,不能听从宫中的乱命。 市井的百姓听说居然要宵禁耽误自己的生意,也各个勃然大怒,27岁太常寺主簿张浚联络一大群曾经跟他一起在太学混的学生哄哄闹闹就去伏阙上书,表达自己的愤慨。 有人高呼说牝鸡司晨,国将不国,请求禁军立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