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能理解校长的一片苦心,他教书育人从来都是有教无类,不肯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她更能理解原主,毕竟原主的成绩一向不好,在班里属于垫底的存在。这样的成绩考什么大学呢,考上又得花多少钱?这让她怎么能接受别人的钱? “好好,读书好,你想通了就好。学籍学校里还给你保留着,回去你就能接着读。”陈远兴觉得这真是意外之喜,然后下意识去看苏葵的母亲秦晓兰。 秦晓兰显然也是第一次听苏葵说她要读书,一时有些震惊,她当然也想小葵考大学,可家里哪来的钱呢? 陈远兴看懂了秦晓兰的为难,连忙从随身带的挎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来:“苏葵同学,这是我们学校几个老师一起凑的钱,不多,你先拿着。” 这钱他早就准备好了,要是苏葵愿意读书,就当她的学费。要是她实在坚持嫁人,那就当老师们给她添妆,他们是知道苏葵家里困难的。 秦晓兰连忙摆手:“不不不,校长,我家小葵的学费,怎么能让老师出钱!” 苏葵也推回去:“陈校长,这钱我不能收。” 陈远兴以为她又反悔了:“苏葵同学,你听老师说,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业,读个大学,对你的将来……” “陈校长,书我肯定是要读的。”看陈校长急了,苏葵连忙保证,“至于学费的事情,我自己会想办法。” “你能有什么办法?”陈远兴不信。 “我给报纸投了篇文章,如果过了我就有稿费了。” 陈远兴比李大爷还惊讶,毕竟苏葵可是他的学生,但他很照顾苏葵的自尊心:“这报纸投稿得要多久,钱也不知道有多少,要不你看这样,这钱当老师借你的,你以后有钱了再还怎么样?” “校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回去读书的。”苏葵谢过他的好意,又保证道,“要是没有,我再找您借,怎么样?” 看孩子这么有信心,陈远兴也不忍打击她。走前还一步三回头,叮嘱她有困难一定要去找他。 解决了学籍的事,苏葵松了口气。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学费。也不知道寄出去的稿子怎么样了,希望能有好消息吧。 第8章 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 “小董,有你们的信——” 傍晚时分,邮差的声音忽然在门外响起,给倦怠中的研究所带来了一丝生气。 “怎么这会儿还有信来?”董其民放下正在收拾的书本,走了出去。 邮差把信件递给他:“本来今天是不来了,我路过邮局刚好听见有你们的信,顺路给带来了。” 这片的信他送了好几年,董其民和他早就熟了。闻言笑道:“这信来得还真是巧,我刚准备走,要晚一会儿就得等下周了。” 自1956年始,《文学周刊》由华国作家协会改为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主办。 董其民是京大学生,时任研究所所长的陆子光就是他的老师。从大三开始,每周一到周五他就在这里当编辑,负责审核稿件。 谢过邮差,他回到办公室,还有几个学生没走,看他拆开信封,问道:“董师兄,是有投稿吗?” “对,我看看是哪位老师写来的。” 《文学周刊》创刊五年,然而收到的稿件却并不多。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识字率太低,普通人甚至连小学也没上过,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而且即便是大学生,要在这样的期刊上面发表文章也需要一定水平。所以来投稿的,主要是各个大学的老师,家学渊源的学者。说到底文学界就那么大,久而久之,这些人他都认识。 董其民展开信,端正舒朗的字体映入眼帘,他既赞叹又羡慕,他练字多年,却离这样的大家之风还差得远。 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