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地和珍妮聊了起来,“丹尼尔毕竟是英国人——但梁也是蜚声国际的演员,我看了《色.戒》,你也应该看一看,安的故事永远是这么含蓄,带有禅的感觉。” 听到一个外国人说到zen这个单词,珍妮的感觉有点怪怪的,她当然看过《色.戒》,不过那是在穿越前,而且当时她并没有觉得有多好,反而觉得这故事压抑阴郁,简直让人窒息——前段时间再看《色.戒》的时候,就能体会到李安的过人之处了,事实上,她对电影的欣赏眼光也是穿越后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在这6年间实在是发生了太多事,她的变化也实在太大,有时候珍妮都怀疑她和原来的自己到底还有多少相同之处。 走进更衣室换上礼服,佩戴上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蓝宝石首饰,珍妮游刃有余地在保镖们的护送中忽略种种杂音,继续和希斯聊着天,“看来你这一周看了不少电影,是在了解敌情吗?我听说《我不在那儿》是有机会拿到金熊的——他们说这完完全全就是欧洲人会喜欢的调调。” 《我不在那儿》讲述的是一带摇滚巨匠鲍勃.迪伦的一生,拍摄手法非常大胆前卫,甚至可以说是意识流,导演动用了六个人来扮演鲍勃.迪伦,讲述他生活中的六个侧面,凯特.布兰切特女扮男装,出演了鲍勃一生中较为困顿,想要转型的那一段时期。珍妮还没看电影,但据说凯特的扮演惟妙惟肖,虽为女性,但扮相和鲍勃极为神似,演技也非常彪悍,是今年奥斯卡的又一匹黑马,一个奥提应该是能稳稳到手的。——而这种抽象的风格,艺术性也非常强,是威尼斯的最爱,如果说参展的诸多好莱坞系影片里有谁会被选出来做分猪肉的代表,那么这部电影应该就是《我不在那儿》了,这也是为什么希斯会留到最后,因为威尼斯电影节显然不可能让诸多好莱坞影片入选主竞赛单元,然后一个奖都不给,但到底是金狮奖还是更像是安慰奖的银狮奖,那就不好说了,毕竟,《我不在那儿》到底是好莱坞影片,而它显然也没好到能够征服评委偏见的地步。 至于《迈克尔.克莱顿》剧组,如希斯所说的,除了丹尼尔以外,几乎没人有得奖希望,而在丹尼尔压根没有露面过的情况下,很难说评委会不会给奖,所以,如果不是张导演的那句话,珍妮是不会回来参加颁奖典礼的。 “我的确看了不少电影,《高度设防地带》就是我挖掘到的一个惊喜。”希斯倒是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参与的电影会不会得奖,而是和珍妮谈起了他这一周看到的佳作,“我认为威尼斯电影节的指导精神的确有道理,这世界上并不只有好莱坞能出产好电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值得注意的作品……” 他们一路都在谈论着好莱坞以外的佳作,很快地,贡多拉到达了码头,珍妮和希斯吸引来了最为壮观的人潮与最多的闪光灯:不论希斯怎么说,不论威尼斯电影节的参与者们承认不承认,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一体化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方方面面,如果说10年前,意大利人最为熟悉的还是自己的本土明星,那么现在,走红毯的本土演员已经激不起多少欢呼声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电影世界已经进入了好莱坞年代。 “珍妮弗、希斯!”他们迎面撞上了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他高兴地握了握两人的手,用口音浓厚的英语说道,“很高兴看到你们留到了最后。”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单纯,但对珍妮来说,又似乎蕴含了另一重意思,她用眼角余光扫了站在马克身后不远处的张导演,恰好和他对了一个眼神。而张导演的表情则相当微妙,说不上热情,但也没有歉疚,让珍妮一时竟然无从辨别张导演的真实意思:这个影后的桂冠,张导到底是为她争取到了呢,还是压根就没成功,又或者虽然没争到金狮奖,但张导还是推动她拿到了银狮…… ☆、第二百三十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和投票程序严格的奥斯卡不同,威尼斯电影节的形式比金球奖都还要更随意——金球奖起码还有90多名评委,而威尼斯电影节非但只有7名评委,而且奖项设计也非常灵活,除了主竞赛单元一定要选出,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三尊金狮奖(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以外,还有银狮奖——评审团决定给予,并非每年颁发,特设杂项奖以及小单元奖项,可以说这种奖项带有浓厚的因人成事色彩,在大众的想象中,投票过程也不像是各自写下选票,然后唱票定乾坤,反倒更像是大家坐下来开着茶话会,然后在讨论中把猪肉分一分,如果说座谈会上不止7位评委列席,人们都不会诧异的,因为有些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