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族, 甚至是王守和的堂弟。 查探到这一层关系, 湘省巡抚梁如海踌躇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让手下幕宾带着一份奏折, 外加一封书信奔赴雍京。 毕竟王守和乃是前任的户部尚书, 而现今的户部尚书季铭, 乃是梁如海的业师。 季铭现在在朝中如日中天, 权势日盛,作为季铭门下最出色的弟子,又是正二品的地方大员,梁如海如今也是被众人所关注着。 甚至有人传言。 待税改之后,季铭内阁拜相,将卸任户部尚书跟工部尚书之职。 届时户部尚书乃由现今的户部左侍郎钱卓然接任,而工部尚书之位,却是会留给梁如海。 这虽是朝中一些人的揣测之言,但梁如海还是颇具野心。 毕竟季铭如果拜相,他这个首席大弟子,绝对会被扶植起来的。 因而,在一知晓他们湘省那个胆大包天,敢同时向三位知县行贿的王守明的身份背景之后,梁如海也是一时拿不准此事该如何处置。 同为户部的前后两任尚书,而且当初那王守和辞官,还是有些被元化帝逼迫的缘故。 季铭与王守和的关系,必然是十分微妙的。 现在税改之事又是由户部推行,由季铭总裁,眼下这税改才开始不久,便拿着前任户部尚书的堂弟开刀…… 这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加上他如今身处湘省,对于京中的消息格局也把握不准,不如将此事交由他的老师季铭去决定。 因而,梁如海方才如此行事。 梁如海的幕宾入京之后,便先去了季府请见季铭。 照着梁如海的设想,如果恩师季铭言及此事需得禀奏,他便让那幕宾将奏折递交内阁。 当然,若是季铭有别的考虑,不想将此事闹大,那奏折自然就一把火烧了便是。 最后,一如梁如海所想,他的恩师——季铭,仍是决定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说。 毕竟眼下税改才开始不久,便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若是这一次为了全王守和的面子,将此事大事化小了。 要知道现在全国不知有多少士族还在观望呢,假使王守明一事穿了出来,那么必然会有人轻视他季铭,轻视户部,甚至轻视税改之事,从而开始效仿王守明那般行事。 如此一来,无疑是不利于税改的顺利推进。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便是,虽然那王守和乃是曾经的阁老兼户部尚书,但他总归还是告老还乡了。 所谓人走茶凉,这在官场是最为常见之事了。 自季府一出来,那梁如海的幕宾转身便去了内阁衙门,将奏折递了上去。 税改开始之后,因着元化帝颇为关注此事,内阁也相应的作出了调整,一改往前的票拟程序,对于税改之事,皆是标以红签,以示紧急。 梁如海的奏折呈上去之后,先要由内阁专门的官员贴票拟签的,这位贴签签的七品官员见着奏折的留名为‘湘省巡抚梁如海请奏陛下’的字样,当下便正色了些。 虽然他们内阁权重,除了内阁的宰相阁老们这几位大佬之外,他们这些寻常的内阁官员也都是见惯了大世面的,甚至有的内阁官员因着内阁的地位,自觉他们自己都比其余各部门的官员要体面一些。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当初顾云浩在察觉到这一情况之后,也只是含笑听听就是了,并不觉得意外。 只是今日这位贴签的官员却不敢轻视梁如海的奏折。 这不仅仅是因为梁如海乃是正二品的地方大员,更是因为他乃是季铭季阁老的得意弟子。 季铭如今权倾半朝,现今内阁之中,左相杜允文跟副相陶明哲纷纷蛰伏,有些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