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他们远在京师收到的可能就是来自家乡的讣信了。 王华放心不下,又过去看望自家老父亲。 老父亲刚被岑老太太没收了偷藏的好酒,正在气头上,见儿子刚吃过饭又跑来关心自己,没好气地道:“去去去,忙你的去,我好得很,再活几十年都不算事!” 王华碰了一鼻子灰,只能讪讪然走了。 只不过他心里仍是觉得文哥儿的梦不是凭空来的,如今想想,当时他会提出去请汪医士上门给二老把平安脉,还是因为文哥儿当时不经意间说出的一番童言童语。 王华想到文哥儿对《算经》感兴趣,想了想便出门一趟,亲自去丘濬家拜访。 要论百家之学的藏书,那还是丘濬家比较多,虽说这老头儿不太合群,天生长着很不好相处的面相,王华还是想去丘濬家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抄借几本市面上不好买的杂书。 丘濬平日里与王华没甚交集,听王华为儿子来求书,不知怎地想到自己少年时到处借书读的日子。 丘濬少有地缓和了脸色,点了点头说道:“你若是要《算经》的话,我这里倒是集齐了,叫人来抄回去便是了。” 王华道:“华先替犬子多谢丘尚书。” 丘濬是不嫌弃算学这些“杂书”的。提到那个十分机灵的小子,丘濬奇道:“他才这么小,便开始读《算经》了吗?” 王华当下把文哥儿因缘际会认识个“笔友”的事给丘濬讲了。 那叫王文素的后生出身商贾之家,出手十分大方,只是信上聊了几句便给文哥儿送来几本民间能搜罗到的《算经》。 王华就是想把剩下那几本民间找不到的凑齐了,回头让文哥儿给对方当回礼。 礼物这东西只收不回,可不是什么好苗头。 文人之间通过书信笔谈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文哥儿才这么小,跑出去逛个书铺还能和人通上信,这缘分着实不浅! 丘濬听了也觉离奇,他颔首说道:“若是你家这小子还想看什么书,只管让他到这儿来借就是了。” 平时丘濬不是什么爱与旁人往来的性情,这次随口提这么一句也不过是越听越觉得这小孩像当年的自己罢了。 他刚读书那会也是对什么书都很感兴趣,看什么都津津有味,只要是有意思的书他就爱看,从不拘是什么圣贤之书还是百家杂书。 当年若不是有那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也不会有今天的丘濬。 王华没想到一向爱冷着脸的丘濬还能让文哥儿过来借书。 王华试着让丘濬再考虑一下:“这小子脸皮可不薄,给他点好脸色就蹬鼻子上脸。我怕回去后把您这话给他一说,他就把您家当自己家了。” 这真不是他这个当爹的瞎担心,而是文哥儿真的做得出来。 自从开发了谢迁家、杨廷和家两个新据点后,文哥儿碰上旬休日就往这两家跑。 后来偶尔有别家人邀他过去玩,总是邀了一次就会有两次、三次、四次…… 如今这小子也算是吃遍了长安街,对各家的拿手糕点和各式饮子如数家珍。 也是丘濬不爱和同僚往来,没请过文哥儿来玩。真要是请了,文哥儿绝对能很不要脸地跑来蹭吃蹭喝(前提是好吃)。 丘濬不知道王华是担心文哥儿找m.dAOJUhUi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