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竟将她误会成上山求医的病患家属。若非居住在茅草屋里的医者有能力和名气,其他人又怎会上山求医? 小童不知道什么是医仙谷,但宝镜所见听到的信息,好歹和医术有关,她只能耐着性子等小童的师傅归来。 小童给她端上来的茶是竹叶所制,就地取材,喝起来有淡淡的竹香,回味悠长……一连喝的几倍,肚子装了一肚皮水,哐当哐当响,听起来就饥肠辘辘。 宝镜方想起来,好像自迷雾升起,她一路狂奔找到医仙谷入口,都没机会吃东西? 连夜奔走,又和闵封岳打斗一番,饥饿其实是必然。 不过在陌生的小童面前咕咕叫,还是叫宝镜不好意思。 小童也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小童站起来:“我为客人做汤饼。” 汤饼? 一般人乍然听闻,会认为小童所说是汤和饼,宝镜毕竟是古玩行当的人,却知道古时华夏把面条叫做“汤饼”,这是极早前的称呼,现在哪里还有人叫? 结合小童的打扮,毫无现代化用品的茅草屋,宝镜心中惊疑不定。 她究竟是穿过石碑,因此来到了华夏古代,恰好出现在某个医生的家门前,还是医仙谷内围与世隔绝,就像是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桃源社会,根本不知道外界的时代变迁? 身高只比灶台高些的小孩子要给宝镜做饭,她哪能理所当然等待着食物入口? 少不得从小童手里接过揉面的活儿,只打发小童在灶台下烧火。 幸而她当年摆夜宵摊的手艺还没丢,揉揉面,做做手擀面,刀下的面条还切得均匀,没在小童面前丢脸。 “对了,我叫徐宝镜,你可以叫我徐姐姐,或者干脆叫宝镜,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小童将头低下,火光照在小孩儿脸上,也不能掩饰住他的羞意。 “师傅叫我茯苓。” 茯苓,是一位中药的名字,宝镜依言称呼他为茯苓。 茯苓生性单纯,与师傅居住在山上,很少与外人接触,宝镜一边擀面条,很快和茯苓套上交情。 这孩子懵懵懂懂的,能说的信息也不多。 但他不知电为何物,没看过电视,也不知道汽车,说自己和师傅靠采药为生,偶然会有家资丰沛的病患会送来财物。 “师傅都不肯要,对方若非要留下,师傅也会把东西换成米面,分散给山下的居民。” 宝镜心中一动,这点倒是和冯师傅的习惯一样。 难道她运气这么好,刚一进入医仙谷内围,就遇到了冯师傅?想到这一点,她惊疑不定的心渐渐安定下来,甚至变成了期待。 她见厨房里还有些干香菇和猪油,又抄了香菇臊子,手擀面很有劲道,m.DaOJuHUIShou.cOM